大发体育

图片

扬道“梁溪”泽雨露

发布时间:2017-07-17   字体显示:【 】   阅读:

领  衔

扬道“梁溪”泽雨露

度尾镇洋坂村姚氏祖居

  姚氏入闽始于唐初,光州固始人姚廉洁随军入闽开辟漳州,后落籍于闽,为姚氏入闽第一人。唐末,福建侯官县尹姚天明因避黄巢之乱携家南徙至莆福交界的韶溪居住,开枝散叶,其后裔衍传于闽各地。明初,莆田畅山姚氏开基祖姚廷喜长子姚均善入仙,卜居文贤里梁山之左洋坂(今度尾镇洋坂村),其后又衍传仙游城关、南门、木兰以及永泰等地,堂号为“梁溪”。
  自姚氏在莆仙开枝散叶后,历代以来人文昌盛,科甲连芳,据《莆田姚氏族谱》记载,莆田姚氏古代共出过17位进士,文风鼎盛。
  宋绍兴年间,仙游游洋人姚宗之登王十朋榜进士,授吉州司户参军,擢国子学录,迁太常博士,兼权吏部郎官,曾得宋高宗御笔钦赐《采绣》二字,立坊旌表,御赐楹联“宋室名臣第,虞廷孝子家。”
  到了明代,一介布衣姚旅,少年苦读经史,有才名,却屡试不第,于万历年间游学四方,足迹遍天下,对所经之处人情风俗、节侯风气等均有所记述,著成《露书》一书,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笔记类史籍,有大量明末社会特别是莆仙两县的商业、戏剧、音乐、方言、名俗等方面的史料,对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在文学方面的建树,在一些国家外忧内患的时期,姚氏族人中也涌现出一批民族英雄,保家卫国。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骚扰我国,百姓民不聊生,姚凤翔亲睹倭患,义愤填膺,笃志报国护民,岁及青壮,弃学从军。嘉靖二十三年十一月,倭寇入侵莆田海域,姚凤翔率领水师合歼俘敌14人,得胜回归,随后又数次领兵击退倭寇,保一方平安。嘉靖四十二年,姚凤翔还曾协同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共同剿寇。
  1940年,莆籍巾帼英雄姚明珠参加“青年抗日读书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夫枫亭人薛介民,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进入空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服役于空军,在抗日战场上,曾独自击落四架日寇战机。1948年,夫妇二人入台,1958年,由于地下叛徒的出卖,姚薛夫妇被捕,历经五年多残酷审讯,国民党毫无所获,最终以“颠覆政府”的罪名,将二人枪杀。薛介民就义前,在绝笔信中这样写道:“木兰溪水长久在流,白鸽岭高壮地站立,乡亲至爱之恩,永不能忘。”
  2013年,国家民政部批准姚薛夫妇二人为革命烈士,次年,二人骨灰转送回国,安葬于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
  踵步英雄自有后来人,姚薛二人牺牲后,遗下一儿两女,少小无依,饱受磨难,经亲友辗转帮助,得以长大,后从台湾去美国。2015年,他们的儿子——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妇产科系教授薛人望,以及儿媳、旅美作家李黎特地来莆。二人将国家给予的抚恤金捐献出来,并卖掉国内房产,以父母的名义,资助孤贫儿童。在经过一系列的筹备后,“姚、薛烈士助学班”落户仙游一中教育集团城东分校,这也是我市首个烈士助学班。
      同时,他们还捐出16.5万元,用于资助55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3000元。资助对象包括姚薛烈士助学班的学子以及一部分在仙游一中就学的贫困学子,为他们提供初中3年的资助。
  以父母之姓为名,带着“红色基因”的这样一笔捐助,不仅是物质上的一笔资助,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姚氏后人用这样的方式来缅怀先辈。
  代代姚墟悬舜日,唐唐龙种继虞风。莆仙姚姓人口并不算多,但古有名臣循吏、俊彦英杰,今有文人雅士、能工巧匠,莆阳33个村庄姚氏宗亲团结赶超、奋发进取,为家族兴旺,经济社会发展创建功业。

姚氏图腾

  据说虞舜就出生在姚墟,姚墟盛产桃,因而桃树成为姚人的神树和社树。由于姚人将桃树视为神灵,久而久之,桃树就成为了姚部落的原始图腾。姚姓的姓氏图腾,即是由桃树形状演变而来。

寻根问祖

源于舜帝的上古八大姓之一

  姚姓源于舜帝姚重华,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姚氏正宗。南宋的《通志·氏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 ,舜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即以地为氏,称为姚氏。
  北宋景佑年间刊本:邵思著《姓解》记载:“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虞舜生于姚,故因生地为姓,后世有以姚为氏。”《元和姓纂》载:“姚,虞帝生于姚墟,子孙以姚为氏。”《唐书·宰相世系》:“舜后胡公妫满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王莽封田丰为代眭侯,后丰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为姚氏。”
  姚姓入闽始祖姚天明系舜帝第九十六世孙,唐乾宁四年,丙辰进士,官授太常奉礼郎,任福州候官大尹。于光化元年从河南固县南迁至福清与莆田交界地韶溪地方居住开族。
  仙游姚姓开族公为天明公第十五代裔孙,延喜公长子均善,于明初(1403年),卜居文贤里梁山之左洋坂(今度尾镇洋坂村)繁衍后代,号梁溪。后又衍传至仙游城关、南门、木兰以及永泰等地。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祖训十则

  一、人子莫大于孝,孝莫过于顺。顺意,则悦;顺命,则喜。膝下承欢,虽家贫者,菽水可奉,何必膏梁。
  二、兄弟务要和气。勿因些少财务、田地遂生嫌隙。语云:难得者,兄弟;易失者,田地。语云:但得家和贫也好,若教不义富如何。
  三、要宜室家。愿世世子孙,毋蹈柔肠,须立刚节,乃称“无忝所生”云。
  四、要睦宗族。间有挟私泄私愤,致乖和气,甚非一体之义,为子孙者,宜切戒之。
  五、要崇祀典。但极本追远,人道之至大者,或四时而荐,或春秋而祀,礼仪必备,心志必虔,不可不急讲焉。
  六、要勤生业。故居肆则成事为本,近市则贸易为生,俱要及时勉力,不可错过光阴。游惰嬉戏,蹈入穷途,悔之晚矣。
  七、要奖勤书香。语云:“黄金满箱,不如教子一经。”宜勿忘斯言焉可!
  八、要完国课。朝廷每岁所需,必赖乎此。苟积之不完,甚非为之道。后人各宜勉力,毋得挨廷,实为美事。    
  九、淫行为万恶之首。子孙有蹈此行,立即革名,不许与祭。
  十、贫穷无赖、自入匪类、行流穿窬者,一经通族闻知,必鸣鼓共攻,使其改过自新。

传家之宝

族长悉心护族谱  传承文脉源流长

  日前,在度尾镇洋坂村姚氏宗亲姚良藻家中,记者看到两张牛皮纸为封面装订成的姚氏族谱旧本,迎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樟脑丸气味。
  “我们这本族谱是清末一直传到现在的。”度尾镇洋坂村的姚氏宗亲们表示,这本族谱一直由他们洋坂村姚氏的族长保管,也必须由族长保管。据了解,选择族长的标准是按照族内辈分高低来推选,族长一定是现有洋坂姚氏中辈分最高的,并且在同辈中年纪最长者。
  “这本族谱里面的内容虽然不是很完全,但依然对我们现在修编族谱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洋坂村姚氏族长姚洪森告诉记者,老族谱即使年代已经久远,但内容中也有许多可以参考的地方。记者还在族谱中看到有近四十幅的姚氏先祖画像,依旧色彩艳丽,惟妙惟肖(如图)。据传,这些画像是邀请度尾镇本土人,我县著名国画大师李耕所作。
  据族长介绍,他们一直将这本姚氏老族谱锁在专用的柜子里,并在柜子里放上防潮除虫的东西,确保族谱可以更好地传承。“其实现在老族谱已经成为了我们洋坂姚氏的一种符号。”族长表示,这本族谱既是姚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宗族团结的一个重要象征。

采访手记

同根榜样更能点燃激情

  曾有调查发现,青少年对偶像和榜样有明确的区分。82.2%的少年儿童认为“偶像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了更多娱乐”;91.7%的少年儿童表示“常用榜样来激励自己”。
  可见,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
  在“百姓故事会”采访中,我们多次感受到姓氏家族的榜样在姓氏、家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力量。第26期中提到的爱心老人曾德梅,他用自己的爱心感染身边人及家人,感动之余,家人在他的倡议下加入到助学行列中。老伴每年拿出儿孙给的压岁钱,5个儿女和2个孙子也掏出腰包,分别结对贫困学子。目前,全家共资助了近70名学子上学。
  如近几期中,第49期的“游好人”游文晃、53期的“乙脑活疫苗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永新、第54期的抗金名将岳飞等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甚至是未来,他们都将被千百万人视为榜样、英雄,姓氏的骄傲。再如,本期姚姓百姓中姚少华一家。虽然姚少华自己是水利厅厅长,但是他对儿孙的教育并没有松懈,严格治学的家风让他家子女学业有成,他的儿子、女儿都考上名牌大学,用自己的成绩诠释家风的意义。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世界上任何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取的民族,都不会忽视、漠视榜样的力量。同样,在姓氏发展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这种同根同源的榜样更能点燃人们心中的激情与梦想。

凡人优品

不计较得失  方能真正大度

  在洋坂村姚氏族谱彩页中,有本村已故陕西省水利厅原厅长姚少华的介绍。文字旁附有一张个人照,页面下方是姚少华本人所书的“同根共源”四个字。
  姚少华,1940年出生于度尾镇洋坂村。1959年毕业于福建省厦门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之后长期在陕西省从事水利水电工作,1984年开始,先后任陕西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曾以中国专家身份参加国际水库移民安置高级研讨会。工作期间,两次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库移民十年工作先进工作者”,两次被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授予“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5月19日,记者来到姚少华的胞弟姚少贵家中。姚少贵拿出一本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姚少华所著的《求实》一书。书中包含国际学术交流论文、获奖优秀论文等文章共400多页。
  学术研究离不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严谨的职业态度。姚少贵告诉记者,对他们兄弟的教育,母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哥哥小时候成绩便特别优秀,尽管家境贫困,母亲仍然教导他们“吃亏是福,不要计较得失。”如今姚少华、姚少贵兄弟俩的孩子也都学业有成,成家立业,他们大多是国家公务员、企业管理层,这样一种崇尚“大度、宽容”的家风也一直在延续。

宗亲有需要  就该挺身而出

捐建学校设施

  “其实这点没有什么,只是尽我的绵薄之力而已。”52岁的姚文禄得知记者采访后谦虚表示,自己作为度尾镇洋坂村的村民,既是村里的一份子,也是姚氏宗亲,捐点钱做公益是应该的。
  据村民们介绍,姚文禄作为该村在外的企业家,不仅在村里修路、修建学校基础设施等方面捐资十万余元,还为姚氏族谱的修编捐资出力。“我自己家里从小就很穷,也得到过村里很多人的帮助。”姚文禄告诉记者,现在他在河北做钢材生意,有了一定资本累积,村里有需要,自己自然要伸出援手。
  “即使是现在有钱了,他也没有忘本,对村里的事业和宗族的事务都很热心。”村民们纷纷赞扬姚文禄的热心肠。“做好事并不在钱多钱少,重点是你要有这份心。”姚文禄认为人要有做好事的心,这是最重要的,也是他一直教育自己孩子的。尤其是宗亲有需要,更应该挺身而出,这才是真正的“不忘初心”。

下一期:赖姓

欢迎讲述你的故事
新闻热线:8669900

本版文图:今报记者  陈祖强   傅斯威  陈慧贞

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