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体育

图片

厦门:织密基层监督网 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0-10-19   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    字体显示:【 】   阅读:
       基层权力虽小,但是否依法履职、认真尽责,事关百姓民生。厚植党的执政之基,必须取信于民。近年来,厦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不断健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配齐配强专职监督力量,并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晰工作职责,确保监督无盲区、无死角。

  2018年底,市纪委监委在全市38个镇街设置镇(街道)监察组,规范了派出监察机构的设置、领导关系及职责权限,推进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

  今年,市纪委监委建立委领导挂钩监督工作机制,在做好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点工作挂钩监督的基础上,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重点监督工作,采取实地走访、个别访谈、入户访查、调阅资料、平台监督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各区基层监督工作的督导,对发现的薄弱环节、问题短板形成“问题清单”,及时向所在区反馈,推动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共性问题,督促举一反三,全面整改,达到“蹲一点带一片”的效果。

  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要规范、高效运行,必须做到职责清晰、权限清晰、工作规程清晰。对此,市纪委监委指导区纪委监委结合实际制定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管理办法、工作清单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要明晰村居纪检监察组织的职能、义务,为其履职提供依据,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指导,完善各类考核激励管理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年度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倒逼责任落实。

  以集美区为例,2019年8月,区纪委监委在全区67个村居设立村(居)廉政监督工作室,制定《村(居)廉政监督工作室监督责任清单》,并建立参与例会、开门接访、线索报送、问题处置、学习培训等5项制度,确保监督职能有力开展。

  在市纪委监委的指导推动下,各区纪委监委积极创新基层监督工作形式,推进基层监督工作从“有形”向“有效”提升。

  湖里区针对基层监督力量分散、人员较少、熟人监督难等情况,在37个基层社区设立社区党风廉政工作站,配备纪检委员、廉情信息员,激活纪检监察工作的“神经末梢”。

  海沧区嵩屿街道积极推动开展村(居)纪委书记巡访“精准帮扶周三见”活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走村入户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谈,了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翔安区纪委监委在原有村(居)务监督委会的基础上,在全区推进村(居)务监督“四个一工程”,即组建一支“施工队”,选齐配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队伍;搭建一个“施工平台”,建立村(居)务短信和微信公开平台;绘制一张“施工图”,汇总梳理村务运行、公开和监督三份流程图;建立一套质量监督制度,配套投诉、考核、奖惩、审核4项机制。让各个村(居)的重大事务办理情况全都“晒”出来,群众也能及时看得见。

  “基层组织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居民群众,起着重要的枢纽服务作用。”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压实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动基层干部廉洁公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纪律保障。(厦门市纪委监委)

附件:

相关链接:

404 Not Found_大发体育

404 Not Found


nginx